朵思大王作为酋长,不可能亲自率军前往银坑阙,他也不想把主力军队交给带来洞主。
朵思大王已经有了腹案,在长老会召开之前,先找到那些心腹长老,讨论出一个折中方案,取代孟获的在银坑阙决战的提议。
朵思大王这个方案,对秃龙洞部落更有利一些,在长老会上通过不难。
至于孟优、孟获兄弟,心里肯定是不满意的!
但朵思大王并不在乎,秃龙洞部落毕竟不是银坑洞部落的附庸,蛮王也不能干涉部落内部的事务。
朵思大王提出的折中的方案是:
他让带来洞主先率领五千军马,随孟优前往银坑阙大营附近,立下一个大营,与孟获形成掎角之势,共同抗衡蜀军。
在蜀军意想不到的情况下,孟获的大军先往秃龙洞撤退,然后两支军队交替掩护,缓缓从西面方向的险峻路段,退往秃龙洞。引诱蜀军前来追赶,而他自己则带领主力,镇守在秃龙洞的第一道防线的土城中,他在这里以逸待劳,与蜀军决战。
朵思大王还有自己的小心思,他还是想拖延时间。
一方面,让孟获独自抵挡蜀军的时间越长,银坑洞部落的军事实力消耗就越大,一旦秃龙洞的军事实力能压过银坑洞一头,他就会成为同盟的主导者。
另一方面,朵思大王暗中与兀突骨、木鹿大王达成了协议:
朵思大王配合孟获的大军消耗蜀军的兵力,在抵挡不住的情况下,可以依次退往八纳洞、乌戈国,他们到时会出兵接应。
要说朵思大王这个方案,要利用秃龙洞的主场优势,无可厚非!
站在银坑洞部落的立场,孟优当然不认可朵思大王这个把银坑洞当挡箭牌的方案,但他知道,自己的反对无效,只能接受。
于是,孟优与带来洞主一起,率领五千军马,轻装从东面那条路大路,快速赶到了蜀军大营侧翼十里处,扎下营地,孟优则回到银坑阙,向孟获汇报。
孟获用张嶷、李盛交换祝融夫人以后,因为孟优、带来洞主还没有消息,双方都没有派人出战,非常默契地等着朵思大王派兵过来。
诸葛亮虽然没有派兵出战,但派出了大量的探子,早早发现了带来洞主的兵马。
虽然暗中与孟获形成了默契,但诸葛亮可不敢把自己的安危交给别人,给他们两面夹攻的机会。
诸葛亮不怕孟获逃跑,他主动率军后退了十余里,找了一个利于防守的地势扎下营寨,避免两面受敌。
孟获现在兵力占优,诸葛亮在四周加派人手警戒,等待蛮兵的进攻。
过了两日,有了援军的孟获,还是没有派军队前来挑战。
诸葛亮有点纳闷,派出斥候打探,这才发现,孟获与带来洞主,已经率军退往秃龙洞。